寒假對大多數人意味著休閑娛樂,而對于他們,則是長途跋涉。他們用微薄的力量,為西部的孩子打開一片向外的天空,用簡單的方式,留給自己一生刻骨銘心的回憶,他們就是寒假西行的志愿者。
西部志愿者協會每年都會組織遠程支教活動,今年的寒假也不例外。此次支教湖南支教隊的支教地點位于國家級貧困縣桑植縣下轄的天星山林場,隊中的十五名志愿者來自法大七個學院,三個年級。“因為愛,所以西行”,志愿者就是懷著這樣一顆充滿熱情的心踏上了支教的旅程。
艱苦的環境,他們并沒有退卻
桑植縣天星山林場小學,原名金藏鄉中心完小。地處湖南、湖北兩省的桑植縣、鶴峰縣交界的偏遠山區。學校包括學前班一共有七個年級五十二名學生,多為留守兒童,師資匱乏,學生流失比較嚴重。
南方的冬季是寒冷的,一千多米的高山上,天寒地凍,沒有暖氣,環境惡劣,因為學校教師宿舍不夠住,大都二至三人一個床,既緩解了住宿壓力,也能緩和低溫。
雖然如此,志愿者們并沒有退卻,來自刑事司法學院11級的支教隊隊員蔡葛勝這樣說:“大山里的學校很美,學生很淳樸,在這里教學,也是對我們自身的一個升華。”
一路坎坷,有感動相隨
支教的時間雖然不長,但此間過程卻留給志愿者很多感動。來自民商經濟法學院11級的支教隊隊長曹錦釗對此深有感觸,他向我們講述了支教過程中的幾個小故事。
在支教期間,志愿者卞舒雅從到學校的第二天就開始發燒,持續的高燒使得她的聲音都變得嘶啞。然而卞舒雅婉拒了別人代課的要求,依然堅持上課,用堅強和笑臉迎接班級的學生。
學校的學前班同樣有志愿者的身影。由于學校規定,學齡前兒童都可以進入學前班學習,很多學前班的學生甚至都剛剛學會走路。面對幼小的學生,張澤帆等三個志愿者每節課都會在班上,就連學生上廁所也是陪著一塊兒去,雖然低年級的教學課程比高年級的少得多,但是學前班老師的教學過程一點也不輕松,他們的耐心和細致,換來了學前班學生每天的平安與歡樂。
付出與收獲
當回憶此次支教活動的收獲時,刑事司法學院11級的支教隊隊員蔡葛勝認為,通過短短的支教想給山區的孩子們帶來學習上的巨大進步幾乎是不可能的,但是通過這個過程,卻可以給學生們帶來心靈上的關懷和愛護。志愿者們用行動讓孩子們知道:也許現在的他們很貧窮,但這并不是自己可以墮落的借口,自己反而應該更加努力讀書,擺脫現狀。
曹錦釗說:“其實這里的學生帶給我們的遠遠比我們帶給他們的多得多。他們讓我們看到了中國農村留守兒童最真實的一幕,他們的經歷讓我們心酸,他們渴望走出大山的愿望更讓我們難忘。我問過很多同學,以后想干什么,很多人都告訴我們他們的理想就是長大了找一個好的廠子打工,或許這就是他們邁出這片土地的唯一捷徑吧。與他們相比,我們的生活何等幸福,希望我們都能珍惜當下的幸福時光,學會感恩,感恩自己的父母,感恩這個社會,同時用自己的行動去回報這個社會。”
短短的寒假支教活動已經結束,但是愛與堅持的正能量永遠地留在志愿者和孩子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