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春法大》雜志社?仲瑋、李嘉佳
中華武學博大精深,非痛下一番苦功,日久年深方能見效。他年幼習武,愈挫愈勇,在武壇嶄露頭角;他修身自律,推己及人,誓要將崇德尚武的精神發揚光大。
簡介;?馮鴻波,刑事司法學院2013級偵查班學生,自10歲習武至今,國家武術套路二級運動員,武術四段,現任中國政法大學校武術隊隊長,武術協會會長,曾獲首都高校武術比賽男子三路拳第三名、傳統四類拳第四名,并率隊參加第四屆國際武術文化交流大會,獲男子少林拳第三名、其他傳統拳術第三名、傳統短器械第二名。他身體力行,懷著一個武術夢,帶領法大學子共同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
?
武協當家人
“我很慶幸加入了武協,也很樂意承擔這一份責任。”?從大一開始,馮鴻波就開始指導其他會員訓練,他手把手地教會員每一個動作,雖然要求嚴格,但每個人都知道這是他負責任的表現。當被問道每天這樣高強度訓練,是否會占用自己太多時間時,馮鴻波只笑笑說:“雖然平時訓練很辛苦很累,但是興趣讓你堅持了下來。我會盡量協調學習和訓練的時間,做到兩者兼顧。而且隊員的而努力和進步是對我最好的獎勵,我很欣慰,也會去鼓勵他們。”
每年都會有一些大型的武術比賽,馮鴻波都會在賽前組織集訓,不僅自己加強訓練,也會叫上會員和自己一起全面訓練,同時把更多的技能傳授給會員。在賽前,他會給會員認真講解比賽的注意事項,通過舉自己的親身經歷給會員分享更多的比賽經驗和技巧。正是通過他的努力,校武術隊在各大賽場上都表現不俗,為我校增光添彩。
法大習武人
起初是對于武術的狂熱喜愛促使他在武術的道路上堅持下來,而現在因為對法大武協的強烈責任感,他努力圓著所有人的武術夢。在武協,他不僅教會會員們武術技巧,更是用自己的親身實例為會員們做出了人格上的典范。他讓“武德”化無形為有形,深入人心。
他曾經因腿傷而被醫生警告不要再進行大強度的訓練,否則會對日后生活有影響,而他依舊天天出現在操場訓練,一遍遍不厭其煩地指導著隊員們;他依舊在活動和比賽中跑前跑后,揮灑著汗水卻蓋不住他洋溢著的笑容。他曾在訓練中多次受傷,卻只說:“沒什么,對于受傷我已經習慣了。”就是這樣一個對愈挫愈勇的他,卻會在隊員們退步時滿心焦急,在隊員們遇到困難時第一時間為他們排憂解難。
為了訓練會員的戰斗技巧,他多次與會員進行實戰訓練,會員們帶著護具,他卻因為害怕誤傷隊友而輕裝上陣,本著讓會員多多鍛煉的目的,他很少出手,即使被打傷也無所謂。在這樣一次次的歷練中,隊員們逐漸嫻熟,而他身上的傷痕也越來越多,但他認為只要大家能有進步,一切都是值得的。
中華武術夢
在大家口中,他是一個低調內斂、謙虛又堅韌的人。他帶給會員們的不止是武術上的指導,更是精神上的感動。馮鴻波對凝結著傳統文化精髓的武術的一片赤子之心,也感染著武術協會的會員們。隊員們一起訓練,整個武術協會凝聚一心,暖融融好似一個大家庭,這是他在武協最想看到的。他說道:“能加入武術協會的同學,共同懷揣著對武術的熱愛,都是有敢于拼搏的精神,都是有著對中華文化的熱愛。”
“崇德尚武,也就是說要習武,先修德。無論技藝有多好,都要有武德,有敢于拼搏的精神。要重視道德踐履,重視修養的重要性,發揮道德在自身的能動作用。在塑造人格的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奮發向上、切磋踐履、修身養性。而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從自身做起,修德律己,把崇德尚武的精神發揚出去,讓更多的人了解中國傳統武術,讓更多的人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問及對武術的理解,馮鴻波如是說。
年輕的生命,未來有無限的可能。馮鴻波對未來也有很多的規劃,有很多的憧憬,并為之努力著,“我一定會堅持我的武術夢,讓更多的人了解中國傳統武術,熱愛中國傳統文化。”